“没有我姐,就没有现在的我。”这是于和伟对自己一路走来经历的深情告白。
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布满坎坷。1971年,家中排行老九的他,出生在一个普通工薪家庭,母亲已经45岁高龄。由于年纪大,母亲没法哺乳,于和伟只能靠着大姐的奶水慢慢长大。3岁那年,父亲因病去世,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身上。母亲不识字,干着最苦的体力活养家糊口,而年幼的他,也曾跟着母亲在街头卖红薯,学着吆喝声,帮补家计。
家里八个哥哥姐姐齐心协力,为了给他凑学费,纷纷外出打工补贴家用。于是,从小就明白生活艰难的于和伟,早早立下决心:只有通过学习,才能走出这座小城,改变命运。别的孩子玩耍嬉闹时,他却埋头苦读,放学后也忙着帮年迈的母亲做家务。
展开剩余82%初中毕业后,他考入了抚顺市幼儿师范学校,学费成为又一难题,但哥哥姐姐们毫不犹豫地帮他解决。三年后,他进入了抚顺话剧团,成为音乐教师,日子虽稳定,却并非他的梦想。他渴望成为专业演员,立志报考上海戏剧学院。
可年迈的母亲极力反对:“有铁饭碗为什么要去当演员?这算什么正经工作?能养活自己吗?”面对母亲的忧虑和自己的热爱,于和伟陷入两难。所幸,八个兄姐坚定支持他,齐心说服了母亲。于是他开始筹备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。
最终,他成功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,但家里连700元一年的学费都难以承担。哥哥姐姐们再次伸出援手,甚至五姐卖掉了孩子的钢琴,筹集了4000元,让他踏上了求学路。
上学期间,于和伟没有丝毫懈怠,除了课堂学习,他还拼命兼职赚钱。背负着姐姐的奶水、卖掉的钢琴和家人的期盼,他知道自己必须努力,不能让支持他的人失望。
然而,毕业后现实打了他一个重重的耳光。没有背景、没有资源,初入娱乐圈的他只能在剧组跑龙套,演群演,甚至演“尸体”,扮演那些容易受伤的替身角色。十多年来,他忍受着工资微薄、角色微小的艰辛,常常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路。
每当疲惫难耐时,是妻子的鼓励和支持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。
转机终于到来。2010年,由高希希导演执导的《新三国》播出,于和伟因一句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一炮而红,台词加上细腻的表演让他瞬间成为网络热梗,被广泛传播。这成为他演艺生涯的爆发点。此后,他出演了《军事联盟》、《觉醒年代》、《我是刑警》等多部口碑和收视俱佳的作品,事业迎来春天。
收入翻了几番,于和伟没有先想着自己,而是把赚来的钱先用来回报家人。他为八个哥哥姐姐每人在家乡买了一套房,表达对他们当年支持和牺牲的感激。
可惜命运无常,曾经哺育他的亲姐在他大学期间不幸患肝癌离世,年迈的母亲也在他忙于拍戏时相继去世。每次提起母亲和大姐,他的眼眶总会湿润,满怀感恩与心疼。
“哥哥姐姐为了我,牺牲了太多太多。现在我有能力了,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。”他这样说,也一直这么做。
如今的于和伟,虽然身处聚光灯下,但只要不拍戏,他仍喜欢回老家,帮忙三哥的包子铺,和家人聊聊家常。他的人生像一部励志剧,从贫困到成功,从无人问津到万众瞩目,始终坚守着那颗初心。
这是一个靠坚韧与努力,一步步走出困境、追逐梦想的故事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“逆境中的坚持”,也让人相信,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心底的那份执着与感恩。
发布于:江西省股票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